2005年1月2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清欠”告捷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朱立毅/文 王志浩/摄

  ●今年的民工“返乡潮”比往年提前了20多天,他们的行囊里有这一年的劳动报酬,更装载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希望。
  ●与众多的外出务工者一样在“清欠”风暴中受益的,还有我们的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一个弱势群体得到保障、社会弱者不受歧视的社会,才有望实现构建稳定、协调发展的社会的目标。
    
  离春节还有近一个月时,火车站里就开始挤满了急于回家的进城务工者,他们的脸上布满了喜悦,他们的行李满满当当。行囊里满载的有他们一年的劳动报酬,这展现了“清欠”风暴的力量,更是装载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希望。
  民工春节返乡潮提前了
  当32岁的庄海军走进杭州火车站时,10多个售票窗口前齐刷刷的长队让这位来自贵州的打工者有些意外:“去年走得太晚买不到票,今年刚拿到工钱就来了,可没想到离过年还有近一个月,车站上就有那么多人了。”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是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不过许多像庄海军一样在外打工的人们在今年回家时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事实上,在外来务工者聚集的浙江,主管这个地区铁路运营的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早已明显感到外来务工者的“返乡潮”提前了。
  从今年元旦开始,杭州、金华和义乌3个火车站开往云南、贵州和四川方向的车票就已经吃紧,从温州发出的票更是挂出了“免战牌”,而云贵川三省,正是务工者的重要流出地。
  “往年去这些地方的车票开始紧张往往是在春节前的20天。”铁路杭州站的一名售票员说,“可今年,春节前40多天的列车就开始满员了。”为此,铁路部门开出了“浙江铁路史上春节前最早的一趟临时旅客列车”,并提前在售票厅开设了“民工团体预售专窗”。
  与浙江的情况类似,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地都已有大量务工者提前返乡。在农村外出务工者超过千万的安徽,铁路部门更是早在去年12月下旬就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外出务工者返乡的客流。最近一周,合肥站每天到达的旅客达13000多人,比元旦前多了3000余人。
  “如果能顺利地拿到工资,这些外来的进城务工者当然不会选择春运票价上涨时、坐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回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系主任陈国权教授说,“我国政府卓有成效的清理欠薪工作,使得大量务工者得以在春运高峰前返乡,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巨大的春运压力。”据悉,铁道部将于2月1日开始上浮客票价格,涨幅在15%以上。
  这场由我国最高领导人倡导、各级政府参与,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清理欠薪风暴,除了为外出务工者讨回辛勤劳作一年的报酬之外,还分流了困扰我国铁路多年的春运高峰,这恐怕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总理讨薪引发“清欠”风暴
  然而,在此前的几年中,我国一些企业拖欠外来进城务工者工资的情况也同样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根据2003年末的统计显示,当时全国进城务工者被拖欠的工资高达1000亿元,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
  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帮助重庆农妇熊德明讨薪为标志,我国从2003年底掀起了一场清理欠薪的风暴。去年“两会”上,温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清欠要从政府投资的工程做起,同时督促各类企业加快清欠。”温总理还谆谆告诫各级干部:“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总理的话唤起了全社会对企业拖欠进城务工者工资问题的高度关注。
  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解决拖欠进城务工者工资的问题:
  在浙江,劳动和建设部门开始推广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目前全省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建立了该制度,宁波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筑业企业人工工资支付担保统筹管理办法;
  在福建,省建设厅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省级政府拖欠工程款一一进行落实,并排出还款计划,确保在2005年前完成政府工程款的清欠工作;
  在青岛,每个建筑工地都被要求设立“建筑工人维权须知”,告诉这里的务工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标明清理拖欠务工者工资的投诉电话,方便他们维权和清欠。
  针对欠薪问题突出的建设领域,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拖欠进城务工者工资的企业,对拖欠数额大和恶意拖欠的单位,采取了暂停投标资格、不批准新的项目开工、公开曝光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清欠工作。
  全国各地健全举报投诉制度,进城务工者可以通过电话、信件、上访等方式反映问题。许多省市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督促拖欠企业及时偿付拖欠的工资,做到全天接待,对隐瞒不报或恶意拖欠的企业,及时依法作出处罚。
    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式实施,这个条例规定,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者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是继去年温总理为农民讨工钱之后,为农民工工资保障建立的一个长效机制。”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为典说,“它在法律层面为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保障。”
  “清欠”行动的效果立竿见影。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各企业已偿还进城务工者工资331亿元,偿付比例为上报拖欠总额的98.4%,特别是欠薪问题突出的建设领域,已基本解决拖欠务工者工资的问题。
  得到的不仅是工钱
  与众多的外出务工者一样在清理欠薪行动中受益的,还有我国广大城市的治安状况。近年来,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里,由欠薪引发的案件大量增加,许多城市的治安状况令人堪忧。
  在湖州,为了帮女友催讨被拖欠的640元工资,27岁的贵州打工青年金汉章竟然用尖刀将老板刺死;在云南昆明,为讨要被拖欠了整整9年的51万5千元血汗钱,40多名进城务工者“掐断”了一个科技园内4000立方的高位水池水阀,10余企业陷入“水荒”。
  不过,今年的治安状况却发生了明显的好转。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因欠薪而引发的案件大幅下降,针对欠薪的恶性案件更是明显减少。“被拖欠工资的务工者会采取以自杀相要挟,或以绑架、堵塞交通等极端举动讨要工资;为了不至于空手回家过年,一些人在走投无路之下甚至开始盗窃、抢劫。”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有关负责人认为,“有效清理欠薪将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2004年,上海市接待上访进城务工者1074批,涉及拖欠工资总额5268万元,而通过上海各级部门的努力,这些涉及欠薪案件的解决率达到了99%左右;到2004年10月,深圳市已全部清理完毕建设领域2003年底调查到的9560.16万元和2004年新增的753.8万元的欠薪问题,协调处理了40余起拖欠工资纠纷。
  事实上,“清理欠薪”得力给全社会带来的收获并不仅限于此。对我们这个刚刚迎来第13亿个公民的人口大国来说,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清理欠薪的工作使农民看到了离开传统的耕种业、增加收入的希望。“遭遇欠薪将严重挫伤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系主任陈国权教授说,“‘清欠’得力,不仅可以刺激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可以树立一些地方的良好信誉,这对于缓解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民工荒’、‘技工荒’现象将有很大的帮助。”
  农民工按时全额拿到工钱,确保了2004年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去年我国农民收入实际增长预计超过6%,走出连续7年徘徊不前的状态。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1.5亿人,他们的打工收入已超过了家庭总收入的4成。
  “清欠”风暴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直接关系众多家庭的生计和安宁,也直接关系众多企业的稳定,家庭安宁、企业稳定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个弱势群体得到保障、社会弱者不受到歧视的社会,才是一个稳定、协调发展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说。(新华社供本报特稿)